当前位置:首页> 学文化 >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光明日报(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及意义是什么)

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光明日报(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及意义是什么)

作者:李成贵(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)

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或引用王阳明的学说主张,强调要“像王阳明那样‘清正廉洁’、‘知行合一’,自觉树立学习做人的榜样。”存在。”那么,王阳明哲学对当今社会有何价值呢?王阳明的心学由四个核心命题组成:心即理、知行合一、良心发展、万物一体。本文拟从这四个命题来探讨阳明心学的价值。

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光明日报(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及意义是什么)

《心即理》——对人心的善良充满信心

“心即理”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命题。王阳明曰:“诸人须明我言之意,今说心为理,而世人迷失理,故多病。”那么,作为“言论目的”的“心”,“正义原则”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价值呢?

首先,相信你的身体是完美的。王阳明认为“理”就是心的本质:“心的本质,本来只是天理”。 “理”亦是善的本质:“然而,至善者,心之本质,心之本质,岂有恶事?”由于这个至善实体——天理源于“心”而不是外在,“心为理”意味着人们必须对善身的自我定义有信心,从而肩负起做好事的责任并毫不犹豫地行善,对于那种无知或否认善身在我之中的人来说是一个警告。

其次,要有改正错误的信心。王阳明认为,心虽然是圆满的体,但这种圆满的本质往往被私欲所遮蔽,即“心无边无际,本是深渊。若被私欲所窒息,则深渊将会消失。”因此,要保护和发挥天理之善,就必须破除私欲,即“欲纯于天理,无任何人欲之私,此为人之功德”。一位圣人。”只要除去私欲,心的本性就恢复了,这就是成圣的工作。那么,人有能力消除私欲吗?王阳明的回答是肯定的:“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在这个纯真自然的原则上努力,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,如果每个人都完美,那么大可以成为大,小可以成为小。小的。佩服,一切就足够了。”在他看来,摆脱私欲恢复好身体,既是人应有的自信,也是人内心的责任。最好做到“心清净理性”,就能消除私欲,重新显现身心之光。如此说来,“心即理”也意味着人有为自己做好事的意识和能力。对于那些在消除私欲方面犹豫不决或逃避责任的人来说,是一种鼓励和鞭策。

最后,工作一定要做好。王阳明认为,这个无上善体也是判断功德的依据和标准。功德是否值得肯定、赞扬,必须要考察功德的动机(心)是否合乎天理。他提出:“心即是理,‘无私’就是‘理’,不‘理’就是自私。”如果动机是自私的、不自然的,那么相应的成就就不应该获得,应该是褒义,而应该是贬义。他举了个例子:“比如五叔,征伐蛮夷,尊崇周朝,都是出于私心,没有顾及。但人们说他做的有道理,但他的心却是这样的。”不纯,常仰慕他的所作所为,欲在外做,以求好看,但与心无关,散乱与理二,流入博道之虚而不自知。故我说心为理,欲知心一,须工于心而不行,以义施于外,才是真正的王道。可见,“心为理”,就是以“天理”作为评价政绩的绝对标准。

总之,“心即理”的当代意义在于:自觉自觉地向善行善,勇于扭转局面,努力东山再起,立天理。作为评价成就的绝对标准,从而净化事物、成就事物。成功的动力。

《知行合一》—— 知行同行动。

“知行合一”是阳明心学的另一个核心命题。王阳明说:“我讲的是‘知行合一’,我要让人知道一个念头从哪里开始,然后就完成了……这就是我说话的目的。”那么,什么是“知行合一”作为“吾言之旨”呢?它包含什么价值?

首先,知行合一。 “知行合一”要求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必须同时进行。王阳明说:“‘知行合一’之说,是为现代士人分清知行而设计的,必须先用知之功而后行,则终生无能,故有之。”以弥补不足。”所谓将“知”与“行”分为“两件事”,是指执着于掌握书本知识而不付诸实践的行为。例如,成圣是一种实际工作,而不是知识学习。然而,有些人却把圣人视为博学多才的典型,因而无休止地追求知识的丰富和才华的卓越。然而,知识无限,才华无限,他们一生也永远成不了圣人。由此可见,仅仅沉迷于书本知识而不去实践是达不到目的的。因此,“知行合一”就是理论必须联系实际,反对书本性。对于那些沉迷于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来说是一个警告。

其次,言行一致。 “知行合一”要求言行一致,不能说一套做一套。王阳明说:“如今,即使只讲天理,心里也不知突然生出多少私欲。若有隐情,我不自知,就很难看出。”我再仔细看也是如此。这更像是在用文字说话。知乎?现在我们只谈论天理而忽略了它;我们谈论了人的欲望而忽略了它。我们如何通过研究事物来实现知识?”有一种人,沉迷于说、听的乐趣,却不能将天理付诸实践,所以是“空谈”。这也体现在对待“知行合一”的态度上。他指出:“我们只讲知行合一的理论,但知行合一怎么能说是错误的呢?如果从源头看,那么不诚实的人就会犯了特别严重的罪行,平时他们只是用嘴和舌头解释,却没有亲身经历,名胜于实,行不掩言。 ”人们说起“知行合一”,似乎很熟悉,但现实生活中做到“知行合一”的人却很少,所以言行不符。可见,“知行合一”就是要说到做到,言行一致。也是对那些说一套做一套的虚荣行为的批判。

再次强调,知识和行动必须平衡。 “知行合一”要求“知”与“行”的质量要“相配”,而不是“质异”。王阳明说:“当你清楚地意识到并仔细观察时,那就是知识;当你真实而真实地知道时,那就是行。如果你练习而不能清楚地观察,那就是在黑暗中行走,即: ‘不思考而学习就毫无意义’。”所以我们必须讲知识;知而不诚则妄,即“思而不学则危险”,所以必须讲行;原来,这只是努力的问题。”这就是说,“知”的品质与“思而不学”相关。“行”的品质必须与之相对应,否则,低劣的“知”必然会损害“知”。行”,劣等的“行”也必然损害“知”。

最后,将思想视为行动。 “知行合一”要求人们把动机或思想当作实践,把“邪念”当作真正的危害来警惕和约束。王阳明说:“今人之知,分为知与行两部分。所以,即使一念不好,也没有做过,所以不会停止。现在我讲‘知行合一’。” “行”,只是为了让人们知道,一个念头,如果起始处有不善念头,那就去做。如果起始处有不善念头,这个不善念头就必须克服。一定要彻底。不要让那种不善的念头潜伏在胸中。”这就要求人们从动机上彻底杜绝“恶”。因此,提醒人们消除心中的邪恶,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。

简而言之,“知行合一”就是知行合一,理论联系实际,知行相称,知行相辅相成,知行一致。做到言行一致,以意为行,防止恶念变成恶行。能够践行“知行合一”,对于当今社会是大有裨益的。

《良心》——立法世界

“有良心”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命题。王阳明说:“我教人‘致良知’,实践学问,但他们有基础知识。”那么,作为“基础知识”,“成就良心”到底蕴含着怎样的价值呢?

第一,为世界立法。王阳明曰:“良知,只是是非心,是非,就是好恶。只有好恶,都是对错,只有错才是最重要的。”良心是判断是非、善恶的标准。这个绝对标准是所有人都认同的。与生俱来于心。因此,“发良心”就是让良知看得见、竖立在心中,成为人人共同遵守的规范。 《知良知》还将良知延伸到一切事物,从而将其确立为判断事物的标准。他指出:“如果我称之为‘知知’,去考察事物,那就是说,我内心的良知适用于一切事物。我内心的良知,就是所谓的‘天理’。如果我运用‘天理’, ’用我的心和良知去对待一切,那么一切都会有它的合理性。”世界上的事情很复杂,但良心是最终的原则。这样,良心就被确立为世界上的普遍法则,成为世人都遵循的“大书”和“道”。也就是说,“良知,亦是所谓‘天下大书’。凭良心行事,此乃所谓‘天下之道’。”可见,“弘扬良知”就是要凸显和挺立人们内心固有的良知,使之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普遍准则,不让人们因缺乏信仰而迷失方向。是当代中国人的行为准则,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
其次,唤醒良知。王阳明说:“你有一点点良心,就是你自己一家人的标准,你的心放在哪里,他就会知道是非,你也会知道什么是错。你不应该欺骗他,跟随他的行为。” ……走吧,好的会留下,坏的会去。他在这里是多么的安全和快乐。这就是研究事物的真正秘密,知识的真正力量。”所以,“成就善知识”,就是良知有自知之明,强调善知识时时刻刻、无处不在。不,不存在任何隐瞒和欺骗,人们不应该乘机作恶,从而加强人们对良知的尊重和约束。有了良知和自觉,邪恶的思想就无处可藏,彻底消融。正如王阳明所说:“一个人如果知道了良心的秘密,无论他有多少恶念,到了这里醒来,都会烟消云散,真如点铁成金的灵丹妙药。”所以,《致良心》对于有良知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。对那些昧着良心、放逐良心、犯下许多恶行的人有强大的震慑作用,令他们放弃蓄谋已久的恶行。

最后,还有良心。王阳明说:“枝枝枝叶,如哀云枝枝枝枝枝枝”,‘枝枝枝’,‘枝枝’就是枝叶; “芝芝”就是芝叶的意思。 ‘知知’据说不是后儒士所谓的‘广博见识’,而是能通向我心中的善知识。”因为“之”与“哀”的“之”相似,又因为“之”是“之”,所以“到”就是“到”的意思,所以“到”就是表达、在场、在场的意思。实施。所以,“兴良心”就是践行良心,就是让良心“显现”在事物中,在事物中看到良心。比如,说到温养人,我们不仅要懂得什么是温养人的正确方法,而且还要切实地去做到温养人的行为。就是“为了良心”。王阳明曰:“必致知温润清者,实以温清;必致知善养者,实以养其。他们。那么它就被称为‘知识’。” ”故“成善知”亦是“知行合一”,即“道之心也,谓善知也。”君子之学怎能脱离事物的实践而抛弃理论的理论呢?但从事事物和理论实践的人必须意识到这一点。 “,团结之功,正是其导致本心良知的原因。”既然《致良心》强调良知的存在,并将良知付诸行动,这对于那些只玩游戏的人来说,无疑是一记警钟。凭良心行事,却没有付诸行动。

总之,“弘扬良心”就是为世人立法,唤醒内心的善良,将良心付诸实践。因此,在当今社会,有必要建立绝对善良的法则,提醒人们的良心意识,并敦促人们去实践它。凭良心行事已显示出积极的现实意义。

“万物一体”——构建命运共同体

对于王阳明来说,“万物一”不仅是一种社会理想,也是实现社会理想的一种途径,因此他要弘扬“天地万物之仁”来教化世人。那么,“万物同仁”对于教化世人蕴含着怎样的价值呢?

首先,要断除私欲。克己复礼就是仁,而“仁”就是消除私欲,所以消除私欲是由于“万物之仁”的逻辑。王阳明曰:“是故,若无私欲隐匿,则心虽小,而周身之仁,与大人无异;若有私欲,则虽小人,其全身之仁,亦如大人。” ,那么纵然心再大,但间隔再窄再窄,也还是像个小人一样。”作为一个伟人之士,我只想除去私欲的掩盖,以澄清我的清德,恢复我天地万物合一的本性。”私欲,小人之心,则一身之仁;若有私欲,则大人之心,如小人之心,而一身之仁;故,若欲要想破除私欲,就必须贯彻“万物一体之仁”的教义,即“天下人心无始”。自己的私心,被物欲所屏蔽。大的小,开放的被封锁。人有自己的意图,有的甚至以父子兄弟为敌。圣人担心这一点,所以提倡天地万物合一之仁,以教天下,使人人克服私心,解除隐蔽,恢复心身合一。”一旦有了私欲,小人的心就会代替大人的心,堵塞的心就会代替通畅的心,就会导致父子对立,兄弟相杀。因此,必须实行“万物仁一”的教义来消除它。自私的欲望。消除私欲就是实现“万物之仁”,各国就应该相互帮助成长,共享发展机遇,尊重彼此需求,关心彼此安全。而且,通过追求一己私利来阻碍他人的发展来实现自己的发展,通过破坏他人的安全来实现自己的安全,通过损害他人的需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的行为,与王先生的做法不符。阳明思想的“万物之仁”。这是完全矛盾的。

其次,分担痛苦。仁者安生,仁者爱人。所以,以“仁”为基础的万物一体,是一个生命有机体,所以我们要爱护生命、尊重生命。王阳明曰:“圣人之心,视天地万物为一,观天下之人,无论外在、内远、近,一切骨肉,皆是亲人。”他的弟子们。每个人都希望他们安全并教育他们,使他们能够与万物合一。”如果我们秉持“万物仁为一”的理念,那么天下所有的人,无论内外、远近、亲近,都是兄弟姐妹。保护他们的安全,同时也教育他们提高素质,如果我们秉持“仁者为一”的理念,就要视别人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,视别人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。阳明曰:“天、地、我,万物皆一。活着的人的痛苦是有毒的,“伤害我身体的不是痛苦吗?”我用自己的身体感受别人的痛苦。如果我们秉持“万物同仁”的理念,就一定能够防止众生互相残杀,反对战争。他指出:“小人之心既已分裂狭隘,则全身之仁尚不能愚昧如斯。此乃不为欲所动,不为私私所蔽之时。”为欲所动,为私所掩盖,利害相争,生起嗔恨,毁诸万物,无所不为,甚至杀戮血肉,一身之仁。毁了。”因为人们痴迷于“万物一体之仁”,其本质就是肆意放纵私欲,争夺权力和利益,残杀动物和物种,甚至残杀血肉。这样的不幸场景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时常出现;但如果理解了“万物仁一”的本质,那就是珍惜生命、保护生命。求安全,关爱生命,求发展,尊重生命,求和平,构建“人人有美,美有共享”的人类命运共同体。这也充分说明了王阳明“仁者万物”思想的深刻现实意义。

最后,改善生态。 “仁”就是血气相通、淡然。因此,以“仁”为基础的万物统一,意味着人类与万物是密切相关的生物体。王阳明曰:“风、雨、露、雷、日、月、星、辰、鸟、兽、草、木、山、河、土、石,皆与人一体。故谷、鸟、其它动物可以滋养人;药石之类可以治病:它们同气,所以可以相通。”动物可以滋养人,药石可以治病,人与万物互相滋养,所以污染万物就等于污染自己、伤害自己。万物皆自害,所以不要伤害万物,不要破坏自然。简单来说,就是秉承“万物仁”的理念,要保证人、畜、草、木、石等得到妥善的保护,即“君臣、夫妻、朋友、乃至山水鬼神鸟兽草木”“又若有仁心相近而知合一,则明德不复”。不清不楚,才能真正将天地万物融为一体。”因此,践行“仁慈万物”的理念对于防止污染自然、破坏生态、建设人类美好家园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。

总的来看,通过对心即理、知行合一、通向良心、万物一体这四个核心命题的分析和阐释,王阳明心学的价值已经向人们全面敞开。 “心即理”是一种集认知与道德于一体的道德理性,警醒人们自觉向善的自信; “知行合一”发明了“行”的本质作为知行关系的根源,从而提醒人们坚持以“行”为核心的品质; 《向良心》确立了人间至善的绝对原则,唤醒人们对良心的敬畏,按良心行事; “万物一体”揭示了万物作为生命体休戚与共的本质,警示人们应该构建互助、互爱、尊重、团结的命运共同体。

  

相关推荐